刘惔、王濛一起出行,待天色已晚,两人尚未进餐。这时有个认识他们的小吏送来饭菜请他们吃,饭菜虽然很丰盛,但刘惔辞谢了。王濛说:“聊以充饥而已,何必要拒绝人家?”刘惔说:“跟这种小人物,就不要有什么交情了。”
王胡之曾在东山隐居过一段时间,那时很贫困。陶范当时任乌程县令,就运了一船米送他。王胡之却拒绝接受,直言道:“我王胡之若是饥饿,自然会去谢尚那里索取食物,不需要你陶范施舍的米。”
阮裕去京城参加晋成帝的葬礼,到了建康时,没有去殷浩、刘惔家拜访,葬礼一结束就回去了。诸位好友知道后,一同前去追赶他。阮裕也知道这些名流会来追赶自己,于是更是加快步伐赶路离开,一直到了方山,其他人都追赶不上才停下。刘惔当时正要出任会稽太守,叹气说:“我若去的话,就在靠近谢安的小洲旁停船了,不敢再靠近阮裕的旁边。不然他要拿木棒子打...
王濛、刘惔和桓温一起到覆舟山去观赏游览。一干人喝酒喝得酣畅了之后,刘惔放浪形骸,把腿放到了桓温的脖子上,桓温不堪忍受,抬起手将腿拨开。众人回来以后,王濛对刘惔说:“桓温怎么可以当面给人脸色看呢?”
桓温问桓伊:“谢安既然预料到了他的弟弟谢万肯定要败,为何不劝劝他呢?”桓伊回答:“自然是因为不好劝,不敢冒犯呀。”桓温生气地说:“谢万是个无能软弱的庸人,这种人有什么了不起,还不好冒犯?!”
罗含有一次在别人家里做宾客,主人叫他和在座的客人闲聊,他回答:“相知已经很多了,不需要劳烦大家闲聊些废话了。”
韩伯生病后,拄着拐杖在前院里散步闲逛。看见谢氏一族的人都富贵了,车水马龙,门庭若市,感叹道:“如今的光景,和王莽那个时候有什么区别!”
王坦之在桓温手下做长史时,桓温的儿子想要娶他的女儿,王坦之答应回去和父亲王述商量后再说。回到家后,王述因为怜爱王坦之,即便儿子已经长大了,也还是喜欢把他抱在膝盖上说话。王坦之说起桓温的儿子要娶自己女儿,王述非常生气,一把将王坦之从膝盖上推了下去,说:“我讨厌看到你又说傻话,你是畏惧桓温的面子!一个当兵的粗人,我们怎么可以下嫁女...
王献之才几岁的时候,曾经观看一些门客赌博,一旦出现胜负的时候,就说:“南边的要输。”门客们觉得他是个小孩子,不以为然,就说:“小公子也只是管中窥豹,看不到全局。”王献之生气地睁大眼睛说:“跟远的比,我不如荀粲;跟近的比,我不如刘惔。”于是拂袖而去。
谢安素来听闻羊绥这个人很是不错,就派人招呼羊绥来做客,可是羊绥始终不愿意来见。后来羊绥担任太学博士,因为有事去拜见谢安,谢安见后,就立刻把他调来任做自己的主簿。
王羲之和谢安一同前去拜访阮裕,到了阮裕家门口,王羲之对谢安说:“我们进去之后一起对主人表现得推重些。”谢安说:“推重别人恰恰最难。”
太极殿刚建成时,王献之当时担任丞相谢安的长史,谢安就派人送块木板去叫王献之题匾。王献之面有不满,告诉来人:“扔在门外吧。”谢安后来看见王献之,就说:“这是给正殿题匾,怎么了?之前魏朝的韦诞等人也是题过匾的呀。”王献之说:“所以魏朝的国运不长啊。”谢安听后,觉得他说得很对。
王恭想请江敳任长史,一大早就去拜访江敳,然而江敳还在帐子中没醒。王恭坐下后,也不敢立刻说话,等了一段时间才有机会开口。江敳也不回应,只是叫人去拿酒,自己喝了一碗,没有给王恭敬酒。王恭笑着说:“你怎么能独自喝酒呢?”江敳说:“怎么,你也要喝酒吗?”于是再叫人倒酒给王恭。王恭喝完酒后,也就说自己要告辞了。王恭还没出门,江敳就感叹:...
晋孝武帝问王爽:“你比你哥哥怎么样?”王爽回答:“风流秀美,臣比不上我哥王恭,至于忠孝,我就当仁不让了!”。
王爽和太傅司马道子在一起饮酒,司马道子喝醉后,叫王爽为小子。王爽说:“我的祖父王濛,当初和简文帝关系匪浅;我去世的姑母、姐姐,都是两宫的皇后。你竟然称我为小子!”
张玄之和建武将军王忱本不认识,后来在豫章太守范宁家偶遇。范宁让两人聊聊天。张玄之便正襟危坐,王忱却端详对方良久,也不说话。张玄之非常失落,便告辞回去,范宁苦苦挽留,到底没有留下。范宁是王忱的舅舅,就责怪王忱说:“张玄之是吴地名士中的俊杰,又被当代名流所推崇,你却让他处在这种尴尬的状况下,真是搞不懂你在想什么。”王忱笑着说:“他...
《醒世姻缘传》以一个人生业果、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,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--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,是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