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罗友有大韵,少时多谓之痴。尝伺人祠,欲乞食,往太蚤,门未开。主人迎神出见,问以非时何得在此,答曰:“闻卿祠,欲乞一顿食耳。”遂隐门侧。至晓,得食便退,了无怍容。为人有记功,从桓宣武平蜀,按行蜀城阙观宇,内外道陌广狭,植种果竹多少,皆默记之。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,友亦预焉;共道蜀中事,亦有所遗忘,友皆名列,曾无错漏。宣武验以蜀城阙簿,皆如其言,坐者叹服。谢公云:“罗友讵减魏阳元!”后为广州刺史,当之镇,刺史桓豁语令莫来宿,答曰:“民已有前期,主人贫,或有酒馔之费,见与甚有旧,请别日奉命。”征西密遣人察之,至日,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,处之怡然,不异胜达。在益州,语儿云:“我有五百人食器。”家中大惊。其由来清,而忽有此物,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。

【原文】

41.襄阳罗友①有大韵,少时多谓之痴。尝伺人祠,欲乞食,往太蚤,门未开。主人迎神出见,问以非时何得在此,答曰:“闻卿祠,欲乞一顿食耳。”遂隐门侧。至晓,得食便退,了无怍容②。为人有记功,从桓宣武平蜀,按行蜀城阙观宇,内外道陌广狭,植种果竹多少,皆默记之③。后宣武漂洲④与简文集,友亦预焉;共道蜀中事,亦有所遗忘,友皆名列,曾无错漏。宣武验以蜀城阙簿,皆如其言,坐者叹服。谢公云:“罗友讵减魏阳元⑤!”后为广州刺史,当之镇,刺史桓豁语令莫来宿⑥,答曰:“民已有前期,主人贫,或有酒馔之费,见与甚有旧,请别日奉命。”征西密遣人察之,至日,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,处之怡然,不异胜达⑦。在益州,语儿云:“我有五百人食器。”家中大惊。其由来清,而忽有此物,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⑧。

【注释】

①罗友:生卒年不详,字宅仁,襄阳人,记忆力极好。桓温任荆州刺史时,他任刺史属下的从事。后出任襄阳太守,累迁广州、益州刺史。

②怍(zuò)容:羞愧的脸色。

③记功:记忆力。按行:巡视。城阙:都城,这里指李势所盘踞的成都。道陌:街道,道路。

④漂洲:当作溧洲,因形近而误。长江中小洲。

⑤魏阳元:魏舒。

⑥桓豁:曾任荆州刺史,升为征西将军,都督交、广等州军事。

⑦至日:一本作“至夕”,是。书佐:刺史的属官,主管起草文书等事。胜达:名流和显贵。

⑧沓:一沓指一套。乌樏(lěi):有格子的不上油漆的黑食盒,多用于清贫之家。一沓可供两人用,所以二百五十沓就是五百人的食器。

【翻译】

襄阳人罗友有大风度,年少时很多人却说他痴傻。他曾经听说有人要祭祖,就想去乞讨点食物,去得太早了,人家还没开门。那家主人出来迎神,看见了他,问他为什么还没到正时候,他就在这里等候了,他回答说:“听说你要祭祖,我想讨一顿酒饭而已。”便躲到门边等着。天亮后,他得到食物就走了,一点也不觉得惭愧。他记忆力非常强,曾跟随桓温平定蜀地,占领成都后,他巡视整个都城,宫殿楼阁的内外结构,大路小路的宽窄,果木竹林的多少,全都默默记在心里。后来桓温在溧州和简文帝开会,罗友也参加了;会上共同说起蜀地的情况,桓温也有所遗忘,罗友都能按名目一一列举出来,没有一点错漏。桓温拿蜀地记载都城情况的簿册来验证,都跟他说的一样,座中人都赞叹佩服。谢安说:“罗友哪里比魏舒差!”后来罗友做了广州刺史,准备去驻地上任时,荆州刺史桓豁跟他说,请他晚上来住,他回答说:“我事先已经跟人约好了,那家人很穷困,但可能会破费钱财置办酒水饭食,他跟我有深厚的交情,请允许我改天再去见您。”桓豁暗中派人观察他,到了晚上,他竟到荆州刺史的属官家去,跟他相处得很愉快,像对待名流贤士一样。他做益州刺史时,对儿子说:“我有五百人的食具。”家里人大吃一惊。他向来清廉,却突然有这种用品,原来是二百五十套黑食盒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