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说新语

《世说新语》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、长沙景王刘道怜(一作刘道邻)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,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。它以“段子集”的方式,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期间士族名人的趣闻逸事,精练生动,气韵流荡,不仅反映了时人的生活方式、精神面貌及清谈放诞的风气,更将率直任诞、清俊通脱的“魏晋风度”源远流长地传递了下去。这一脉清流绵绵不绝,至明末,至清朝,甚至在现代,依然有着悠长的回响。
王大将军起事,丞相兄弟诣阙谢。周侯深忧诸王,始入,甚有忧色。丞相呼周侯曰:“百口委卿!”周直过不应。既入,苦相存救。既释,周大说,饮酒。及出,诸王故在门。周曰:“今年杀诸贼奴,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。”大将军至石头,问丞相曰:“周侯可为三公不?”丞相不答。又问:“可为尚书令不?”又不应。因云:“如此,唯当杀之耳!”复默然。逮周侯被害,丞相后知周侯救己,叹曰:“我不杀周侯,周侯由我而死,幽冥中负此人!”

【原文】

6.王大将军起事,丞相兄弟诣阙谢。周侯深忧诸王,始入,甚有忧色。丞相呼周侯曰:“百口委卿!”周直过不应。既入,苦相存救。既释,周大说,饮酒。及出,诸王故在门。周曰:“今年杀诸贼奴,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。”大将军至石头,问丞相曰:“周侯可为三公不?”丞相不答。又问:“可为尚书令不?”又不应。因云:“如此,唯当杀之耳!”复默然。逮周侯被害,丞相后知周侯救己,叹曰:“我不杀周侯,周侯由我而死,幽冥中负此人!”

【翻译】

大将军王敦造反后,王导兄弟去朝廷上请罪。武城侯周很是为王家担心,刚进去时,脸上的神色很担忧。王导呼唤周说:“我家上百口人就靠您了!”周却径直走了过去,没有理会他。进宫后,他用尽全力来解救他们。朝廷决定赦免他们以后,周非常高兴,就喝起酒来。他要出宫的时候,王家人还都在门口。周说:“今年杀掉了这么多乱臣贼子,肯定会得到斗大的金印来挂在肘后。”王敦攻破了石头城以后,问王导说:“周可以做三公吗?”王导不回答。又问:“可以做尚书令吗?”王导又不回答。王敦就说:“看这样,只能杀了他了!”王导又沉默不言。直到周被杀以后,王导才知道他救了自己,叹息说: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是因我而死,就是到了阴间,我也对不起这个人啊!”

【点评】

这个故事也成了一个知名的典故,叫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我而死”。周当时估计是以开玩笑的心情说的话,可是听在王导耳朵里就像是幸灾乐祸,落井下石。只能说周这个人的性格实在是有点别扭,结果把自己给害死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竹林清泉 评论 王大将军起事,丞相:一个著名的典故,背后是一个惨痛的事例。 朱波 评论 王大将军起事,丞相:周如果说了,和小人卖恩有何不同?大名士绝不会说。王导在朝廷关系多了(尤其王敦随时可以打进来),还能不知道谁救了自己?王导这人是真狠人,找机会弄死了人,再找补而已。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世说新语/(南朝宋)刘义庆著;小岩井译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山海经
古今语怪之祖

山海经是先秦典籍中包含了历史、神话、宗教、天文、地理、民俗、民族、物产、医药等多种资料的小百科全书,也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地理人文志。它自古以来就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