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说新语

《世说新语》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、长沙景王刘道怜(一作刘道邻)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,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。它以“段子集”的方式,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期间士族名人的趣闻逸事,精练生动,气韵流荡,不仅反映了时人的生活方式、精神面貌及清谈放诞的风气,更将率直任诞、清俊通脱的“魏晋风度”源远流长地传递了下去。这一脉清流绵绵不绝,至明末,至清朝,甚至在现代,依然有着悠长的回响。
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,腾波迅急。乃叹曰:“既为忠臣,不得为孝子,如何!”

【原文】

58.桓公①入峡,绝壁天悬,腾波迅急。乃叹曰:“既为忠臣,不得为孝子,如何!”

【注释】

①桓公:桓温。晋永和二年(346)伐蜀。

【翻译】

桓温率兵进入三峡,看见悬崖陡峭如悬挂在天上,波涛迅急奔腾,就叹息说:“既然要做忠臣,就不能做孝子,能怎么办呢!”

【点评】

桓温确实是孝子不假,年轻的时候就一个人前往仇人家里为父报仇,然而“忠臣”就肯定算不上了吧……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5000言188927558 评论 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:对于桓温,教员说:“桓温是个搞分裂的野心家,他想当皇帝。他带兵北伐,不过是作样子,搞资本,到了长安,不肯进去。苻秦的王猛很厉害,一眼就看透了他的意图。还是谢安有办法,把他拖住了,使他的野心没得实现。谢安文韬武略,又机智又沉着,淝水之战立了大功,拖住了桓温也立了大功,两次大功是对维护统一的贡献。” 5000言188927558 评论 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:桓温大司马入蜀时确实意气风发,到三次北伐枋头惨败后,退而弄权。北伐期间,王猛曾经去见桓温,但最终没有选择桓温,庶几是因为看穿了桓温北伐的真正目的,并非为了克服故土,而是为了南返后弄权。总之桓温孝道无亏,忠义不全,这也是后代桓玄称帝后迅速败亡的原因之一。 5000言167468085 评论 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:人在不同场景中想法会不同。伐蜀时,船行三峡,意气风发,壮志满怀,暗用典故,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。 空山 评论 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:哈哈哈哈,点评言简意远。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世说新语/(南朝宋)刘义庆著;小岩井译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山海经
古今语怪之祖

山海经是先秦典籍中包含了历史、神话、宗教、天文、地理、民俗、民族、物产、医药等多种资料的小百科全书,也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地理人文志。它自古以来就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