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说新语

《世说新语》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、长沙景王刘道怜(一作刘道邻)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,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。它以“段子集”的方式,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期间士族名人的趣闻逸事,精练生动,气韵流荡,不仅反映了时人的生活方式、精神面貌及清谈放诞的风气,更将率直任诞、清俊通脱的“魏晋风度”源远流长地传递了下去。这一脉清流绵绵不绝,至明末,至清朝,甚至在现代,依然有着悠长的回响。
吴道助、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,遭母童夫人艰,朝夕哭临。及思至,宾客吊省,号踊哀绝,路人为之落泪。韩康伯时为丹阳尹,母殷在郡,每闻二吴之哭,辄为凄恻,语康伯曰:“汝若为选官,当好料理此人。”康伯亦甚相知。韩后果为吏部尚书。大吴不免哀制,小吴遂大贵达。

【原文】

47.吴道助、附子兄弟①居在丹阳郡后,遭母童夫人艰,朝夕哭临。及思至,宾客吊省,号踊哀绝,路人为之落泪。韩康伯时为丹阳尹,母殷在郡,每闻二吴之哭,辄为凄恻,语康伯曰:“汝若为选官,当好料理此人。”康伯亦甚相知。韩后果为吏部尚书。大吴不免哀制②,小吴遂大贵达。

【注释】

①吴道助、附子兄弟:吴道助即吴坦之(生卒年不详),字处靖,小字道助。濮阳鄄城(现属于山东)人。官至中郎将功曹。附子:吴隐之(生卒年不详),字处默,小字附子,历官晋陵太守、广州刺史等。

【翻译】

吴坦之、吴隐之兄弟俩住在丹阳郡官府的后面。母亲童夫人去世时,他们早晚哭吊,哀悼悲切。宾客来吊唁时,两个人跺脚号哭,哀痛欲绝,路过的人都忍不住为他们落泪。当时韩伯担任丹阳郡的长官,母亲殷氏也住在郡府中,每次听到吴家兄弟的哭声,总是为他们感到哀伤。她对韩伯说:“你将来要是有机会选拔官员的话,应该好好照顾他们俩。”韩伯自己跟他们也成了知交好友。后来韩伯果然出任了吏部尚书。这时吴坦之已经在守孝期间因悲痛而死去,吴隐之就做了大官,非常显贵。

【点评】

虽然孝顺一直被宣扬是一种美德,然而过度悲痛并不可取,生老病死,人间常情,过度执着,于人无益。虽说孝顺和当官的才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,不过吴隐之一辈子倒是确实对得起韩伯的提拔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5000言793209464 评论 吴道助、附子兄弟居:举孝廉的产物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世说新语/(南朝宋)刘义庆著;小岩井译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山海经
古今语怪之祖

山海经是先秦典籍中包含了历史、神话、宗教、天文、地理、民俗、民族、物产、医药等多种资料的小百科全书,也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地理人文志。它自古以来就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