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说新语

《世说新语》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、长沙景王刘道怜(一作刘道邻)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,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。它以“段子集”的方式,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期间士族名人的趣闻逸事,精练生动,气韵流荡,不仅反映了时人的生活方式、精神面貌及清谈放诞的风气,更将率直任诞、清俊通脱的“魏晋风度”源远流长地传递了下去。这一脉清流绵绵不绝,至明末,至清朝,甚至在现代,依然有着悠长的回响。
未废海西公时,王元琳问桓元子:“箕子、比干,迹异心同,不审明公孰是孰非?”曰:“仁称不异,宁为管仲。”

【原文】

41.未废海西公①时,王元琳问桓元子②:“箕子、比干③,迹异心同,不审明公孰是孰非?”曰:“仁称不异,宁为管仲。”

【注释】

①海西公:晋废帝司马奕。司马奕(342—386),字延龄,晋成帝司马衍次子,晋哀帝司马丕同母弟,东晋第七位皇帝,也是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黜的皇帝。为桓温所废后降为东海王,后又降封为海西公。

②王元琳:王珣。桓元子:桓温,字元子。

③箕子、比干:箕子为商纣王之叔,因劝谏纣王不听,就披发佯狂,被纣王囚禁;比干为纣王伯父,因强谏被纣王剖胸挖心而死。

【翻译】

海西公还没被废之前,王珣问桓温:“箕子和比干,事迹不同用心一致,不知道阁下更认可谁?”桓温说:“既然他们都被视为仁者,我宁愿做管仲。”

【点评】

桓温权势日壮,直接废晋帝为东海王,立简文帝,接着又降封东海王为海西公。在他眼里,箕子和比干这种人愚不可及,说做管仲完全是虚伪,他内心想做的是曹操和司马懿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参考资料:世说新语/(南朝宋)刘义庆著;小岩井译
© 2017- 5000yan.com | 商务合作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